Baidu
map

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1146号提案及办理复文

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1146号提案

关于建造无障碍灯塔工厂,保障弱势群体平等权益的提案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人权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人权治理,推动人权事业全面发展。”

目前中国14岁以下儿童2.5亿、老年人有2.64亿、8500万残疾人,孕妇2000多万,其中空巢老人1亿以上,长期失能或暂时正常活动能力不足的特殊人群达6亿以上。《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指出,完善对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各类特定群体权益的平等保障和特殊保护。

弱势群体面临两个重要问题:就业与生活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就业”居“六稳”之首。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3年新增100万残疾人就业的任务目标。稳定工作,是弱势群体迈向幸福生活的重要台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进一步推进我国无障碍事业高质量发展。注重提升弱势群体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强化无障碍环境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人人平等、自由、便捷从事社会生活,是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本条件。

为此建议:

一、促进弱势群体高质量就业 ①支持建造无障碍灯塔工厂,为弱势群体提供平等就业机会。以弱势群体需求为导向,运用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等高端装备技术,从工厂功能分布、实际应用推动工作环境便利化、人性化、舒适化;从灯塔工厂建造、指示系统、数据无缝对接、订单系统、工作通道、配套设施设备等多场景重构工厂各领域流程与标准,搭建全场景全链条数智化应用平台,实现全厂区无障碍,让弱势群体受益于数智技术,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弱势群体,实现平等、参与、共享。②搭建“弱势群体创业孵化基地”。以技能培训、信息共享、创业孵化等一站式服务,帮助拓展就业机会与渠道,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发挥自身价值,搭建弱势群体向上流动的平台与阶梯。③种好就业“责任田”。多渠道拓展新就业形态下弱势群体专属岗位。鼓励号召企业提供专属就业岗位,在社会各界形成尊重和保障弱势群体劳动权利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弱势群体就业高质量发展。

二、促进弱势群体高质量生活①优化无障碍公共环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无障碍设施建设问题,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的标志,我们要高度重视。”推进健全法规制度机制体制,聚焦道路、公共建筑、公共交通设施、居民建筑、居住区、公共场所六大场景,以实际需求,对无障碍道路、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工厂、无障碍车位、无障碍住房等进行优化设计,实实在在为弱势群体带来便利。②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服务普惠式发展。让无障碍环境从残疾人的特需特惠转变为全体社会成员的普惠,让千家万户都能从无障碍环境建设中受益。支持推进高质量无障碍家庭改造、高质量无障碍环境标杆基地建设,推广无障碍成果应用,将普惠、全龄、可及、便捷、安全、畅想无障碍新理念转化为服务,助力我国人权事业全面发展。③鼓励家用数智无障碍机器人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让残疾人、老人、儿童、女性等特殊人群生活更安全、更便利、更健康、更舒适,提供有尊严的数智机器人体验和人文关怀。以家庭服务为场景,解决特殊人群在居家环境中遇到的痛点。以新技术应用、新材料应用、储能技术、颜值技术等高端技术, 融合人工智能、处理器、AI算法、通讯、大数据、5G、物联网,创造出更强环境感知与人机交互能力的高端数智机器人,如机器人洗澡机、机器人吹干机、机器人化妆机、机器人数智马桶、数智智检机、美白花洒、数智无障碍卫浴等高端数智产品。以科技帮助特殊人群更好的融入社会,共享幸福美好生活。


关于政协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第01146号(社会管理类084号)提案答复的函

林孝发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造无障碍灯塔工厂,保障弱势群体平等权益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促进弱势群体高质量就业

近年来,中国残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促进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体系。

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动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明确提出对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细化就业服务,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落实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制度,重点加强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技能培训,逐步消除残疾等各类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或就业歧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关于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辅助性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就业、灵活就业的专项扶持政策。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残疾人就业创业税收减免、政府采购优先、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等一系列专门文件。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对未来一段时期内的残疾人就业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以有就业需求和就业条件的城乡未就业残疾人为主要对象,根据残疾人不同就业渠道和群体需求,实施10项助残就业行动,并在组织、政策、资金和信息等4个方面加以保障。中国残联印发相关贯彻落实通知,要求各地摸清残疾人就业基本情况、制定地方实施方案、落实细化有关政策、开展分项促进行动。

(二)建设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

中国残联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在促进残疾人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励、扶持、优化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改进残疾人就业服务,实施“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建设项目”和“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项目”。2018年至2021年,中国残联会同多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的意见》、《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服务规范(试行)》、《关于做好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有关工作的意见》,鼓励建立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服务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建设,为残疾人提供精准高效的就业服务;持续发挥残疾人就业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带动残疾人家庭增收的作用。《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明确提出:“对符合条件的就业帮扶车间和农村残疾人就业基地按规定通过现有资金渠道予以支持”。2022年,全国3508个残疾人就业帮扶基地共安置4.5万残疾人就业,带动8万户残疾人家庭增收。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力度,“十三五”以来累计支持地方建设327 个公共实训基地,面向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开展公共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困难群体技能素质和就业能力。

(三)多渠道拓展残疾人就业。

当前,我国残疾人就业已形成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就业、公益性岗位就业、灵活就业、辅助性就业、农村种养加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就业格局。国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各种形式的残疾人就业发展。

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招录安排残疾人就业,2021年中国残联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国资委制定印发《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对用人单位招录(聘)各个环节作出规定,解决残疾人可能面对的各种歧视或障碍,强调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和合理便利的要求。2023年中国残联与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举办“助残就业 拉手圆梦—中央企业面向残疾人专场招聘活动”,采取线上招聘形式,推动中央企业和残疾人求职者实现供需精准对接。针对民营企业招录残疾人,《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部署实施民营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行动,开展民营企业助力残疾人就业活动,组织一批头部平台、电商、快递等新就业形态企业每年开发一批岗位定向招聘残疾人。对在平台就业创业的残疾人提供减免费用、宣传推广、派单倾斜、免费培训等各种帮扶措施。为民营企业搭建助残就业平台,加强对残疾人自主创业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指导与扶持。2022年中国残联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工商联等部门单位联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活动,为残疾人等人员求职集中提供服务,这也是全国范围内首次以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为重点招聘吸纳残疾人就业。

二、关于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弱势群体安全便利生活

近年来,中国残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律法规政策标准体系。

一是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自2020年以来,中国残联积极配合全国人大社会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工作。2023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该法严格确保无障碍设施建设质量,强调重点单位、区域、场所等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的义务,对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老旧小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等重要问题作出专门规定,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

二是推进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国家相关专项规划。配合制定《“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1-2025年)》等规划计划,纳入无障碍环境建设有关内容。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落实“十四五”目标任务、工作措施,提高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居住社区无障碍设施水平。督导地方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出台本地“十四五”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方案,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高质量发展。

三是推动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体系。配合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发布实施《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全文强制性国家标准,并促进各地做好标准的宣传、培训、监督、落实工作。

(二)推动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与发展。

一是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县)。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残联共同印发《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县)管理办法》及《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县)考评标准》,指导各地高标准创建无障碍建设示范市(县),建设安全便捷、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无障碍环境。

二是加强无障碍和适老化设施建设和改造。住房城乡建设部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等重点工作,支持加装电梯和无障碍、适老化改造,补齐居住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短板。各地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将无障碍设施、适老化改造作为重点内容。2021-2022年,全国共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6.7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900万户,加装电梯5.2万部。各地因地制宜改造或建设养老、助餐等社区服务设施,完善小区及周边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推动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

(三)强化无障碍智能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印发《“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推动建设智能场景、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联合民政部等16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加快推动康复、清洁消毒等医疗健康机器人和康复训练、情感陪护等养老服务机器人的研制及应用拓展;联合民政部等5部门印发《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发展智能化日用辅助产品、智慧养老产品及服务系统,开发环境监控、养老监护设备、防走失室内外定位终端等人工智能辅助产品。

二是加快标准制定。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适老化家电产品等标准制定,发布《智能家用电器适老化技术》系列标准,涵盖空调器、电冰箱、洗衣机、吸油烟机、马桶盖、热水器等老年人日常生活中使用到的大多数家电,为企业设计生产适老化产品提供科学指引。

三是加强应用推广。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于2021-2022年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遴选209个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630个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示范工厂,推动工人工作环境更加便利化、人性化和舒适化。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面向医疗领域遴选辅助诊断、康复治疗等方向的25个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机器人产品在医疗健康、养老服务等民生领域的深度应用。制定《2022年老年用品产品推广目录》,推广299项优质老年产品,根据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重点推广扶手抓杆、防滑贴(垫)等适老化环境改善产品和智能家电、功能性家具、适老照明、家庭服务机器人等适老化家居产品共62项,扩大市场有效供给。指导开展全国轻工适老创新产品大赛,遴选日用家居、智能家电、照料护理、安全监测等62个作品,支持发展适老化家电等数字智能设备,促进活跃市场。

三、下一步工作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无障碍灯塔工厂,为弱势群体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实现无障碍工作环境的建议,对我们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下一步中国残联将积极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继续发挥职能作用,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残疾人就业帮扶。

中国残联将配合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积极推动《“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和相关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举措落实落地,促进残疾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不断优化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运营模式,探索为残疾人提供心理疏导、技能培训、创业孵化、党群服务等就业服务。继续会同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进一步鼓励支持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招聘残疾人就业。

(二)建设高水平智能工厂和加强无障碍智能产品服务供给。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落实智能制造发展和机器人产业发展有关规划,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智能工厂;中国残联将配合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残疾人就业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残疾人提供更加平等的就业机会和更加友好便利的工作环境。同时持续遴选推广一批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加快相关标准研制和应用,推动机器人及智能产品在养老助残等民生领域的加速应用,以科技帮助弱势群体更好地融入社会。

(三)推进提升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

中国残联将配合住房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门广泛开展宣传,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贯彻实施。深入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推进在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中加快城乡无障碍建设和改造。继续组织实施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县)创建,发挥引领示范效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开展无障碍环境认证,充分发挥质量认证作用,提高无障碍环境建设服务水平。

(四)加强日常体验督导和宣传。

中国残联将积极举办无障碍体验促进督导员培训班,发挥残疾人在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指导地方残联组织专门协会和残疾人代表,开展区域和场所无障碍环境建设调研体验活动,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反映,切实配合提高无障碍建设运行维护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宣传,进一步普及无障碍知识,创新无障碍品牌,提高无障碍意识,扩大无障碍效应,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衷心感谢您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