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0907号建议及办理复文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0907号建议

关于进一步推动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残疾人体育运动既是党和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残疾人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残疾人体质,改善身体机能,而且还可以使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增添生活乐趣,促进身心健康,扩大生活领域。“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残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在东京2020年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连续第五次位列夏季残奥会金牌榜和奖牌榜双第一;在北京2022冬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次位列冬季残奥会金牌榜和奖牌榜双第一。每一块奖牌背后,凝聚的是中国对残疾人权益的重视和保障,是残疾人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的持续向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北京2008年残奥会和2022年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残疾人的体育运动热情。但是,残疾人日益增长的体育运动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比如基层残疾人群众体育活动不够活跃,适合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场所、设施、器材很少,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匮乏。如何进一步推动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发展,我的建议是:

在残疾人竞技性体育运动方面,一是建立贯通式的残疾人运动员教育体系,扩大中职院校招收残疾人运动员力度,全面提高残疾人运动员基础学历和职业技能;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开设残疾人体育运动相关专业,通过单招单考方式招收不同残疾类别的运动员,全面提高残疾人运动员专业知识和运动成绩;参考健全人运动员有关优惠政策,加大高水平残疾人运动员通过保送方式进入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学习的政策扶持力度。二是加快残疾人体育学科建设步伐、强化科技助力残疾人竞技体育。通过“产、学、研”相结合方式加快最新科技成果向残疾人体育转化,使我国残疾人竞技体育领域成功经验以理论体系的方式得以传承。三是建立健全残疾人运动员保障体系,通过政策引导和社会力量投入,为残疾人运动员提供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或者事业单位人员医疗保险;动员机关事业单位带头按比例安排残疾人运动员就业,鼓励国有、民营企业不断开发适合残疾人运动员就业的工作岗位,根据工作需要适当放宽残疾人运动员的招录条件。

在残疾人群众性体育运动方面,一是将残疾人群众性体育运动全面融入全民健身计划,加强体教结合、体医融合,统筹推进、统一考核;二是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国有、民营体育场所免费向残疾人开放,并为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提供包括无障碍环境建设在内的便利;三是建立残疾人体育执业资质分层化认证体系,建立残疾人教练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执业考核标准,逐步推进相关考评机制与健全人体育之间互通互认,吸引更多优秀教练员执教残疾人运动员、引导更多裁判员执裁残疾人体育赛事。四是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残疾人群众性体育运动,发挥各自优势,根据基层残疾人的身心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的开展群众性体育运动。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0907号建议的答复

文晓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残疾人体育运动的建议》收悉,经商体育总局,现答复如下:

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残疾人事业持续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正在不断实现,残疾人体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一、已经开展的工作

(一)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开展。

我国将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作为实施全民健身、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等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全国性残疾人体育活动,改善体育服务。通过推广社区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项目、政府购买体育健身服务等方式,推动残疾人在基层社区开展体育健身和竞赛活动,全国残疾人社区文体活动参与率由2015年的6.8%持续提升至2022年的26.3%。各类残疾人每年定期参加“全国特奥日”、“残疾人健身周”和“残疾人冰雪运动季”等全国性残疾人体育品牌活动。肢残人轮椅马拉松、盲人象棋交流挑战赛、全国聋人柔力球交流赛等赛事已经成为不同类别残疾人的全国群众性康复健身活动。中国残联、体育总局共同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实施“自强健身工程”和“康复体育关爱工程”,促进残疾人康复健身,加强体育服务队伍建设,推进居家重度残疾人康复体育服务。体育总局不断完善健身场地设施无障碍环境,完善供残疾人使用的健身器材和设施,实施“全民健身助残工程”,鼓励支持残疾人参与大众健身活动和赛事。《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1年版)》明确要求改善残疾人健身环境,要求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残疾人开放。

(二)残疾人竞技体育水平不断提高。

残疾人参与体育赛事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国内国际残疾人体育赛事,勇于挑战,超越自我,展现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里约残奥会、东京残奥会、北京冬残奥会等重大国际残疾人体育赛事均表现优异,“十三五”时期,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共参加160项国际赛事,取得1114枚金牌。全国性残疾人体育赛事影响不断扩大,全国残运会暨全国特奥会与全国运动会实现同城同年举办,促进了两个运动会的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样精彩。各地还举办全国性肢残人、盲人、聋人等各类单项体育赛事,吸引各类残疾人广泛参与体育运动,提升残疾人运动水平。残疾人运动员培养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已经建成县级发现选送、市级培养提高、省级集训参赛和国家重点培养四级联动的残疾人运动员业余训练体系,举办青少年选拔赛、训练营,重视后备人才培养。不断加强残疾人体育教练员、裁判员、分级员等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建设和设立45个国家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为残疾人运动员竞赛、训练、培训、科研等提供保障和服务。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切实解决残疾人运动员就学、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开展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免试进入高校试点工作。制定《残疾人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促进残疾人体育赛事规范、有序发展。加强残疾人体育道德作风建设,严禁使用违禁药物和各种违规行为,维护残疾人体育比赛的公平、公正。

(三)举办重大赛事,为世界残疾人体育运动作出贡献。

我国践行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与国际残奥委会等各方通力合作,成功举办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18枚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位居金牌榜和奖牌榜榜首,取得了参加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实现了冬季项目的历史性跨越,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2023年10月,第四届亚残运会将在杭州举办。届时,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3800名残疾人运动员将参加22个大项竞赛,必将有力促进亚洲人民的友谊与合作。

我国残疾人体育事业蓬勃发展,不仅体现了残疾人的体育精神与实力,更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参与体育活动的权利是残疾人全面实现生存权和发展权的重要内容。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不仅能够有效回应残疾人群体需要,促进残疾人身心健康,鼓励残疾人拼搏进取,更是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弘扬。您的建议对于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们将认真研究,在今后工作中予以吸收落实。

二、关于进一步发展残疾人竞技体育

(一)进一步做好残疾人运动员保障工作。

免试进入高等院校学习深造,是许多优秀残疾人运动员的梦想,也是残疾人与健全人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残联积极争取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体育总局和北京体育大学支持,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免试进入大学就读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北京体育大学自2015年起,免试招收2008年及以后残奥国际赛事有关项目冠军获得者进入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学习。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免试政策的突破,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中国残联将积极推动进一步扩大招生院校,让更多的残疾人运动员进入高等院校深造学习。

残疾人运动员均为业余选手,他们中有工人、农民、学生、自由职业者。为解除残疾人运动员参赛、训练的后顾之忧,在国家残疾人体育集训队运动员训练期间,国家给予一定训练补助,并提供食宿、训练场地、器材装备保障,获得优异成绩之后,国家和地方政府也将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荣誉激励。然而,确有一部分残疾人运动员,在竞赛之余还处于低水平就业状态,需要通过多种渠道提供较高收入水平的就业岗位,稳定他们就业。在中国残联的努力推动下,202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优秀残疾人运动员及其教练员奖励办法》,办法在奖金激励、免试入学(推荐任职)、就业安置、社会保障、落户支持、激励表彰等多方面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措施。中央国家机关相关部门和单位、相关人民团体、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可相应制定工作方案或实施细则,进一步推动解决残疾人运动员高质量就业问题,为残疾人充分参与和融入社会、争做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创造条件。

(二)强化科技助力残疾人竞技体育。

在备战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过程中,中国残联指导开展“冬残奥运动员运动表现提升的关键技术”科研项目,以“人机融合”为技术突破点,研制了近百件/套专项训练及辅助器材,如越野滑雪室内模拟训练器、轻量化坐姿滑雪架、高抗冲护具护甲、碳纤维杜仲胶新材料制作冰壶推杆、智能加热单元及电加热护腿坐垫等,填补了我国在冬残奥备战训练专项器材及产品上的技术空白,以科技赋能助力我国冬残奥项目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

下一步,中国残联将继续加强与科技部、体育总局沟通协调,推动设立残疾人竞技体育科技创新项目。继承科技冬奥项目的经验,充分发挥中国残联系统训练备战与科技项目交叉融合、协同推进的机制作用,持续与有志于残疾人体育科研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高新企业开展研发合作,为提升我国残疾人体育国际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持。

三、关于持续推动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开展

(一)推动残疾人体育发展纳入国家残疾人事业、体育事业大局,融入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中国残联将继续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积极推进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推动残疾人体育运动发展融入健康中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在全民健身活动和比赛中开设残疾人组别、增加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内容,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面向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提供特殊保障。全面落实中国残联、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提供特殊保障和服务。深入开展特奥运动,组织开展运动员健康计划、领袖计划、幼儿运动员计划以及特奥融合学校活动,让更多智力残疾人参与特奥运动。

(二)推动康复健身就近就便服务。

围绕基层开展日常性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活动,不断健全基层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组织,完善残疾人康复健身设施,丰富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活动,支持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赛事,加强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指导,营造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文化氛围。每年继续组织“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残疾人健身周”、“全国特奥日”等全国性活动,搭建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全国活动平台。继续做好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设立、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养、重度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进家庭服务等三个重点项目。动员社会力量,研发适合不同残疾类别残疾人使用的小型体育器材,创编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项目和方法,组织残疾人体育志愿服务,关心帮助残疾人开展康复健身活动。发挥基层“残疾人之家”、“阳光之家”作用,完善体育设备设施,升级体育服务功能,组织开展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活动,与残疾人健身示范点、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康复体育进家庭三项服务形成联动效应。

(三)做好残疾人体育运动员、技术人员管理、培养工作。

执行好残疾人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规范运动员培养和合理流动。执行裁判员、分级员管理办法,做好培养管理,定期晋级,维护残疾人体育竞赛活动的公平公正。出台残疾人体育教练员注册管理规定,多渠道多形式加快残疾人健身指导员培养。

衷心感谢您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