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6295号建议及办理复文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6295号建议

关于进一步建立无障碍环境

让更广泛弱势群体共享未来的建议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占总人口的18.7%;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残疾人总数达到8500多万。如何保障如此庞大的老年、残疾等特殊人群的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需求,帮助他们更加平等、高质量地参与社会活动,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幸福中国伟大蓝图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我国高度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近年来加大投入,取得了一系列成果。2021年11月《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发布后,我国持续投入,当前在保障生活出行的硬件无障碍环境方面已经有一定基础,在助力信息沟通无障碍方面,各类智能化工具也不断涌现。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借助自动语音转写和翻译等技术,打造了首届信息沟通无障碍的奥运会,方便各国运动员和工作人员自由交流,受到了广泛好评。

但我们也应客观认识到,当前的无障碍建设还远不能满足广大特殊人群日益丰富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在教育方面,普通大中小学的楼梯坡道、教学楼电梯、卫生间设施、无障碍体育设施的覆盖率与可用性仍然较低;特殊教育的供给虽然在不断扩大,仍然存在支持障碍类型偏少、区域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在生活方面,视听障碍人士往往很难及时、准确地接收信息和参与社会沟通,智能的无障碍产品往往又价格较高,超出许多人的购买能力。这些问题容易导致特殊人群与社会脱节甚至边缘化,无法公平享受社会发展的红利。

为满足特殊人群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创造公平发展机会和提高正常生活品质,建议在持续完善无障碍环境的硬件基础上,着力加大无障碍环境的智能化建设,持续降低智能辅助产品使用门槛、扩大特殊教育供给、营造视听无障碍环境。具体建议如下:

一、建议国家医保局牵头,将无障碍沟通产品(如智能助听耳机、语音转写与合成机器、避障手环、避障手杖等)纳入医疗器械目录与医保目录,降低特殊人群使用此类产品的门槛。受限于研发成本,智能无障碍辅助产品的价格对于经济能力有限的特殊人群仍然门槛较高,如纳入医疗器械与医保目录并予以一定补助,带量采购可让该类产品更公平可及。

二、建议教育部牵头,加强新技术运用,在特殊教育中加大运用人工智能等智能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广泛用于教育教学,比如:语音转写文字的技术可变听为看,让听障学生“看”得见课堂话语;语音合成技术可变看为听,让视障学生“听”得见课本内容。加大探索多种人工智能手段,持续拓宽特殊教育对不同障碍类型的支持面。

三、建议教育部牵头,加大资源投入,进一步完善普通大中小学无障碍硬件环境,并持续扩大特殊教育供给,减少区域不均衡。投入专项资金进行大中小学硬件环境无障碍改造,鼓励更多普通运动失能学生参与正常学校教育,并在高校录取中参照对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政策给予适当比例的倾斜。加大投入并均衡不同地区的特殊教育资源,提高在欠发达和偏远地区的覆盖率。

四、建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牵头,推进在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中加入CC字幕(Closed Caption,即隐藏式字幕)。适时修改由国务院发布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从法规层面要求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在重大突发事件的直播、转播等过程中必须保证同步播出CC字幕。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在互联网内容平台(尤其是长视频平台)、各类网站、APP及智能终端上推广语音转写、合成、翻译等人工智能技术,方便特殊人群获取信息。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6295号建议的答复

刘庆峰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建立无障碍环境让更广泛弱势群体共享未来的建议》收悉,经商教育部、广电总局、国家医保局,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建议将无障碍沟通产品纳入医疗器械目录与医保目录,降低特殊人群使用此类产品的门槛

经商国家医保局,目前在我国,治疗性的医疗服务项目和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医用耗材,大多数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而非治疗性的耗材类产品,还无法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按照现行政策,“眼镜、义齿、义眼、义肢、助听器等康复性器具”均属于医保不予支付费用的范围。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22年城乡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水平仅960元,保障能力还十分有限。因此,将非治疗性的助听器、避障手杖等智能产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条件尚不成熟。

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服务……鼓励实施公益性康复辅助器具适配项目”、“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对城乡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给予补贴”。中国残联积极指导、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实施辅助器具补贴制度,目前已有24个省(区、市)出台本地残疾人辅助器具补贴制度,为残疾人适配基本型辅助器具提供制度保障。

二、关于加强新技术运用,在特殊教育中加大运用人工智能等智能手段,提升教学效果和效率

近年来,教育部积极采取相关措施,推进在特殊教育中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充分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进特殊教育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建设。开发特殊教育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

自2021年以来,中国残联积极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推进省、市级网站和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无障碍化改造,扩大网站、APP(手机应用程序)信息无障碍改造覆盖面,与残疾人生活密切相关的858家网站和APP已完成适老化和信息无障碍改造并通过评测。中央网信办积极开展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行动,提升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全民数字适应力、创造力。中国残联推动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设立盲文及有声读物阅览室1315个,席位达到2.4万个;中国盲文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各平台,全年阅读点击量达到1550万次。这些工作为视障学生、视障群体接受教育、享受文化成果提供了有效支持。

三、关于进一步完善普通大中小学无障碍硬件环境,并持续扩大特殊教育供给,减少区域不均衡

教育部按照《残疾人教育条例》关于“逐步推进各级各类学校的无障碍建设”要求,加强学校特别是特殊教育学校和招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无障碍设施建设,为残疾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便利。中央财政特殊教育补助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省份和东部部分困难地区,支持特殊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对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学生较多的普通学校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

中国残联积极配合全国人大社会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自2020年以来持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工作,完善校园无障碍建设顶层设计。2023年6月2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机构应当加强教育场所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为有残疾的师生、员工提供无障碍服务”。

此外,2021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实施《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全文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国残联、住房城乡建设部共同印发《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县)管理办法》和《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县)考评标准》,围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的目标,指导各地高标准创建无障碍建设示范市(县),建设安全便捷、健康舒适、多元包容的无障碍环境。其中“多元包容”即针对教育建筑、特殊教育学校、儿童福利机构等场所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提出了相应要求。2022年,中国残联、教育部共同印发《辅助器具进校园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到“十四五”末,有需求的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学生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全覆盖的目标,帮助更多残疾学生充分融入校园生活,接受学校教育。

四、关于推进在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中加入CC字幕

2013年,广电总局组织编制并发布《GY/T 270-2013 数字电视隐藏字幕系统规范》行业标准,该标准规定了数字电视隐藏字幕的数据传输方式、传输分组结构、信息处理规范及接收机制造商实施建议,对我国数字电视隐藏字幕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中国残联配合广电总局引导和推动各级广播电视机构积极开展电视节目字幕配备工作,加强字幕质量规范管理,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目前,国内正式发行播出的电视剧配备字幕已经成为共同遵守的制作原则,在正规渠道播出的国产电视剧已普遍配备字幕。中央及省级电视台绝大多数电视节目已经加配字幕,电影、纪录片、动画片、常规栏目等均已完整配备字幕。

此外,广电总局指导相关技术研发单位,不断迭代升级人工智能手语翻译技术,优化虚拟人物形象和动作数据,完善和扩充手语词汇。在前期相关科研项目的基础上,目前人工智能手语电视播报系统已在全国 30个省级行政区的340 家广播电视播出机构推广、安装、覆盖,在其中118 家正式播出。2023 年,广电总局设立“智能手语播报技术”行业标准编制项目,为听障人士收看电视进一步提供标准支撑和技术保障。

五、下一步工作

下一步我会将配合教育部、广电总局、国家医保局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进残疾人辅具适配制度建设。

中国残联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进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建设,全面提升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满足残疾人多样化、个性化、专业化的辅助器具服务需求。

(二)继续加强校园无障碍环境建设。

中国残联将配合教育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县)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范的有关要求,持续开展辅助器具进校园行动,完善各类校园、教育设施的无障碍环境的系统化、精细化水平,特别要求特殊教育学校等场所带头对无障碍环境进行提升和完善。

(三)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在信息交流无障碍环境提升中的作用。

中国残联将配合广电总局进一步加强无障碍相关科技创新和标准支撑力度,鼓励引导广播电视制作、播出、传输等机构多方筹措资金,进行相关技术系统和软硬件设备的升级改造,推进隐藏字幕技术等相关科技成果应用,让残疾人共享社会发展红利。同时,拟在广播电视法立法中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广播电视主管部门应当指导广播电视机构,针对特殊人群特点和需求,提供相应的广播电视公共服务,维护平等收视权益。

(四)加强宣传营造无障碍环境建设良好社会氛围。

通过多种形式、多种载体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宣传,进一步普及无障碍知识,创新无障碍品牌,提高无障碍意识,扩大无障碍效应,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

衷心感谢您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