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070号建议及办理复文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建议第4070号

关于推动非遗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建议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特别是传统工艺,依托面大量广、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等独特优势,为一大批残疾人提供了创业就业的空间,在促进就业增收、实现小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扶残助残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残疾人中能工巧匠很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从事传统工艺的带头人,其身上蕴藏着丰富的艺术创造力,也秉持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保护传承非遗、促进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主要理由

残疾人作为社会一员,需要通过就业参与社会、改善生活、创造人生价值。自2018年5月16日起,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已经启动残疾人非遗就业培训项目,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培训基地。目前来看,残疾人非遗就业得到了较多的关注,尤其是手工艺类非遗项目与残疾人结合的持续尝试,充分发挥了非遗结合的优势。但是,残疾人参与非遗传承工作方面,还存在着系列问题,非遗就业规模较小,社会关注度较低,就业项目在培训、社会支持和政策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等,亟待克服,扩大社会支持,做到为残疾事业真正赋能发展。

二、相关建议

(一)积极营造残疾人非遗自强的奋进氛围。充分发挥文化在残疾人巩固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扶志”、“扶智”和扶残助残作用,帮助广大残疾人参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技艺,持续增加收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引导残疾人参与非遗保护,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参与非遗保护和促进就业的经验和模式,鼓励和支持宣传推广和学习借鉴。

(二)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残疾人非遗就业创业。在我国非遗资源丰富地区,设立残疾人非遗传承培训孵化基地。选取适于带动就业创业、有市场潜力的传统工艺项目,推进非遗传承培训孵化基地因地制宜建设,形成一个或几个相对集中的传统工艺生产培训和交流展示展销基地。注重培育和激发广大残疾人通过非遗自力更生、就业创业的意识,不断提高收入和生活质量。

(三)提升残疾人非遗技能就业创业能力。支持制定实施“残疾人非遗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帮助有就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得到相应的非遗技能素质培训、创业培训。鼓励乡村组织各类各级非遗传承人,开展非遗传承师带徒培训,积极参与残疾人非遗传承事业。设立一批残疾人非遗工匠工作室,培养一批非遗扶贫带头人。

(四)大力扶持残疾人非遗产品的营销推广。支持有关部门、群众组织搭建平台进行资源整合,通过电商订单生产、以销定产等方式,帮助销售残疾人非遗传承培训基地的传统工艺产品,促进“非遗+创业+就业”。举办残疾人非遗人才交流、残疾人非遗产品市场营销、残疾人非遗就业创业成果展示等活动。将残疾人非遗基地产品的展示销售与各类相关博览会、展销会相结合,加大线下线上的宣传和营销力度。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4070号建议的答复

郑晓幸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非遗助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建议》收悉,经商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现答复如下:

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及其在促进就业增收、助力精准扶贫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残疾人群体创造力和潜力,推动一定数量的残疾人通过参与非遗就业创业,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推动残疾人融入社会。

一、“十三五”期间积极引导残疾人参与非遗保护试点工作

2016年,《“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提出,多渠道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支持残疾人参与非遗传承、振兴传统工艺、家庭手工业等项目。中国残联、原文化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的《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十三五”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实施残疾人文化艺术挖掘与推介项目,从全国范围内筛选一批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有一定发展潜力、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吸纳一定数量残疾人从事的特殊文化艺术项目进行扶持,推动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2018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与原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实施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支持各地依托市场潜力大、带动就业强的传统工艺项目,以培训为重要抓手,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并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2019年,又印发了《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进一步强化了政策扶持,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纳入产业、就业等各项扶贫政策支持范围。

2020年5月,中国残联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引导残疾人参与非遗保护试点工作的通知》(残联厅发〔2020〕5号),支持各地依托非遗项目,试点设立一批残疾人非遗传承基地和残疾人非遗工匠工作室,开展残疾人非遗传承师带徒培训,积极引导残疾人参与非遗保护,带动残疾人尤其是贫困残疾人稳定就业。同时,公布了第一批试点支持的28名残疾人非遗工匠名单和50个残疾人参与非遗保护试点工作重点支持的地区。

此外,“十三五”期间,中国残联按照地域民族特色鲜明、吸纳残疾人就业多、发展潜力大等标准分两批认定了172个全国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其中很多是进行非遗传承保护工作的。这些基地吸纳带动残疾人就业人数约2.4万人,年度培训残疾人职业技能人数近10万人次。

二、“十四五”期间鼓励残疾人参与非遗传承实现就业增收

在“十三五”时期非遗扶贫助残工作成果的基础上,2021年7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继续提出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艺术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明确提出支持手工制作等残疾妇女就业创业项目,鼓励残疾人参与文化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技能大师建立工作室。中国残联、文化和旅游部等6部门共同印发的《“十四五”提升残疾人文化服务能力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扶持一批残疾人非遗基地建设和残疾人非遗工匠;举办残疾人文化艺术博览会、非遗产品交流会,鼓励各级各类文化艺术博览会设立残疾人文化艺术展区(专区),鼓励将残疾人非遗基地有机融入旅游产品和线路,展示残疾人特殊文化艺术及非遗成果。自2021年起,中国残联连续两年组织开展残疾人参与非遗试点等课题研究,委托科研机构协助研究残疾人参与非遗试点工作,进一步推动更多残疾人参与非遗传承项目,帮扶更多残疾人通过参与传统工艺和非遗保护就业增收。

2021年底,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办非遗发〔2021〕221号),明确继续推动非遗工坊(原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支持有意愿的企业、合作社和带头人在脱贫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设立非遗工坊;进一步丰富集中培训、实操实训、订单式培训、上门培训、远程培训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支持优秀非遗工坊带头人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符合条件的助残企业和残疾人可以按规定享受相关政策。截至2021年底,各地在原国家级贫困地区设立非遗工坊近1100家,通过组织技能培训、展示展销活动,吸纳残疾人参与就业,有效带动当地群众灵活就业、增加收入,取得明显成效。

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要求实施残疾人组织助残就业行动,打造残疾人文创基地和残疾妇女“美丽工坊”等品牌。“美丽工坊”残疾妇女就业增收项目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在全国打造100家“美丽工坊”龙头企业,通过开展技能培训、开发就业岗位、辐射带动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措施,帮助10000名残疾妇女在手工制作领域实现就业创业,同时传承民族传统手工文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有关规定,文化和旅游部对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项目认定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文化和旅游部持续开展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今年开展第6批),保护重要知识和技艺的传承骨干,鼓励其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开展非遗传习活动,带动传承人群提高传承实践水平;支持他们采取收徒、办学等措施,通过参与展览、演示、研讨、交流等活动,有效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目前,我国已认定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8 名、省级非遗代表性16432 名,形成了以各级代表性传承人为骨干的非遗传承队伍。自2006 年起,中央财政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传习活动进行补助,全国绝大多数省(区、市)安排了专门经费支持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该项补助由原来的每人每年1万元提高到了2万,并且直接打到传承人个人账户上,供他们开展保护传承活动使用。

三、进一步支持残疾人非遗产品营销推广,搭建展示展销平台

近年来,国家积极引入院校、电商、媒体等社会资源,通过支持残疾人参与线上线下非遗展示展销活动,为残疾人生产的非遗产品提供展示销售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在中国非遗博览会、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浙江中国非遗博览会等大型展会设立非遗专区,搭建展示交易平台,支持阿里巴巴、京东、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办“非遗购物节”,打通非遗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中国残联组织将残疾人手工艺制作及非遗产品纳入2018、2019年的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展销;并组织开展残疾人带货直播,扩大残疾人文化产品销售渠道,平台销售的文化产品中也包括参与非遗保护的残疾人生产的产品,帮助残疾人实现其手艺价值,拓宽市场销路,依托非遗保护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下一步,中国残联将会同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按照《“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积极持续推进非遗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稳步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进一步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推动更多残疾人参与非遗保护传承;做好非遗工坊建设,鼓励残疾人学习、掌握传统工艺技能,激发内生动力;拓宽残疾人文化产品市场销路,促进就业创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衷心感谢您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