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433号提案及办理复文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第0433号提案

关于加强残疾人保障工作的提案

  一直以来,各级残联、各级政府部门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康复、教育、就业等工作,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高,残疾人康复服务面逐步扩大,残疾人教育明显推进,残疾人就业状况逐步改善,残疾人保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当前残疾人保障工作仍存在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保障内容不够健全、保障措施不够细化等问题。

  建议:

  一是为所有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单独提供生活扶助金、医疗大病扶助金、居家养护补贴金、抵消物价上涨的足额物价补贴金等,给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提供与其赡养者经济收入脱钩的兜底保障。

  二是在医保中提高所有精神和智力类别致残疾病患者的门诊大病医药报销档次和数额,并为所有精神和智力类别致残疾病患者提供门诊服药补贴。

  三是为所有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的陪护人员提供室内公交地铁免费乘坐待遇和地区间交通费用折扣待遇。

  四是提高重度残疾人父母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几项扶助金额,达到失独父母的水准。

  五是在享受个税减免征收的群体中,增加“赡养子女、配偶、父母中重度残疾人的人员”和“捐助重度残疾人或其家庭的社会热心人士”这样的群体,如同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继续教育、房贷、租房等群体一样,这将有助于保证公平,弘扬助残事业。

 

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0433号(社会管理类033号)提案答复的函

杜明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残疾人保障工作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税务总局、民政部、国家医保局,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为所有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单独提供生活扶助金、医疗大病扶助金、居家养护补贴金、抵消物价上涨的足额物价补贴金等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残疾人民生工作,采取多种政策措施对残疾人群体中的特殊困难人员生活给予特殊制度安排和重点保障。2015年,中国残联、民政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残疾人社会救助工作的意见》(残联发〔2015〕34号)规定,生活困难、靠家庭供养且无法单独立户的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经个人申请,可按照单人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对低保边缘残疾人家庭以及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一户多残、老残同户等特殊困难家庭,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部分地区在实施过程中对残疾人享受低保标准有所提高,补贴范围有所扩大。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国发〔2015〕52号,以下称《意见》),规定自2016年起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以下称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这既是保障残疾人生存发展权益的重要举措,也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制度实施至今,残疾人两项补贴总体进展情况良好,制度全覆盖已经实现,2018年受益人数超过2100万人次。其中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以残疾人残疾等级为申领依据,与残疾人家庭状况不挂钩。目前,民政部、中国残联正积极就在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及专项救助对象认定中,对残疾人等困难家庭和人群的必要康复护理支出等予以一定比例的核减计算,保障政策向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倾斜。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等5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30号),强调要逐步将医疗救助范围扩大到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各级民政部门要在实施过程中将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众纳入医疗保障范围,资助符合条件的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目前,各地普遍开展低收入救助对象医疗救助工作,低保家庭、特困人员及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残疾人均已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2017年1月,民政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救助与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有效衔接的通知》(民发〔2017〕12号),要求各地加快推动大病保险落实对困难群众倾斜性支付政策,为困难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便利,发挥“保险+救助”综合保障合力,对包括重度残疾人在内的困难群众大病保险实施减低起付线、提高报销比例等倾斜性精准支付政策。

  二、关于在医保中提高所有精神和智力类别致残疾病患者的门诊大病医药报销档次和数额,并为所有精神和智力类别致残疾病患者提供门诊服药补贴

  在医疗保险费用报销方面,中国残联积极配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通过制定准入性康复项目,将由定点医疗机构临床治疗提供的、物价部门制定了收费标准的、与治疗密切相关且符合诊疗必须、安全有效、费用适宜的治疗性康复项目明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2010年,“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等9项医疗康复项目明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2016年,新增“精神障碍作业疗法训练”等20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进一步减轻了包括精神、智力残疾人在内的残疾人家庭医疗康复负担。

  同时,“十三五”期间,中国残联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以精准到户按人建档,提供专业个性化康复服务方案为目标,以县(市、区)为单位,为有康复需求的各类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提供手术治疗、辅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基本康复服务,符合条件的精神和智力残疾人可以申请此类服务;中国残联还利用每年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动态更新所掌握的持证残疾人康复服务和需求信息数据,与国务院扶贫办掌握数据开展信息比对,指导各地充分运用有关数据开展工作,重点保障有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及时并优先得到基本康复服务。

  三、关于为所有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的陪护人员提供室内公交地铁免费乘坐待遇和地区间交通费用折扣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残疾人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便利和优惠;盲人持有效证件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铁、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我国有近8500万残疾人,其中持证残疾人约3600万,按照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尚不具备为所有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陪护人员提供市内公交地铁免费乘坐待遇和地区间交通费用折扣待遇。下一步,中国残联将继续致力于推动残疾人福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努力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四、关于提高重度残疾人父母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几项扶助金额,达到失独父母的水准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时期形成的特殊群体,这一群体的照顾和扶助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2007年,国家启动对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或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扶助制度试点,标准为独生子女伤残、死亡的分别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100元给予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并于2008年起全面实施。2011年,国家建立扶助金动态调整机制,至2018年,城乡标准统一为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每人每月为270元、340元。从政策变迁中可以看到,独生子女伤残、死亡扶助标准一直有所区分,补助在特殊政策时期相关家庭的生活。同时,成年重度残疾人可以依法申领前述残疾人在生活、医疗、护理等方面享受的服务和补助。

  五、关于将“赡养子女、配偶、父母中重度残疾人的人员”和“捐助重度残疾人或其家庭的社会热心人士”纳入享受个税减免征收群体

  为缓解残疾人家庭经济负担,发挥税收调控作用,国家积极出台照顾和保障残疾人权益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如残疾人员劳动所得可以减征个人所得税;个人、企业通过境内公益性社会组织、国家机关向扶助残疾人等公益事业进行捐赠,可以从其个人应纳税额中予以扣除;捐助重度残疾人或其家庭的社会热心人士均可按照上述途径享受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本次个人所得税改革综合考虑了纳税人个人及其家庭的个性化需求,于2019年起实施。同时,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对社会配套条件、共治水平和税务征管能力的要求较高。在改革初期,需先建立专项附加扣除的制度基础,实施一段时间后,再综合评估考虑包括重度残疾人家庭大病医疗支出在内的各项扣除项目实施情况,适时研究调整专项附加扣除范围和标准。

  下一步,中国残联将继续协同配合好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惠残助残政策,细化完善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民生保障和社会发展各项政策,努力实现残疾人共奔小康的伟大目标。

  衷心感谢您对残疾人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2019年9月24日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