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将在京召开,盛会前夕,广西残联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以优异成绩迎接这次盛会。
据记者了解,广西残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广西党委、政府的工作要求,紧扣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谋策先“问”、项目落“实”、服务创“新”,找准残疾人“关注点”,解决残疾人生活“困难点”,为残疾人办实事无终点,不断提高残疾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谋策先“问”,找准残疾人“关注点”
“我们这里残疾儿童在完成康复服务项目后,补助审批结算时间太长了。”
“很多残疾人出门不便,残疾人证到期更换或补办证要办理一些手续环节,能不能提供残疾评定上门服务?”
“一些助残项目,能不能把受助对象范围再扩大一些?我们基层很多残疾人都希望获得项目帮扶。”
……
面对基层残联、残疾人专职委员、残疾人代表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广西残联调研组的同志们耐心、细致,一条一条地记录下来。
今年以来,广西残联围绕制约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盲点”问题,深入开展调研活动,进基层访残情、进机关寻良策、进机构解难题,汇聚各方智慧,完善顶层设计,将政策的顶层设计作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和全心全意服务残疾人群众的根本保障。
广西残联与乡村振兴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有关工作的实施意见》,设计了“三纳入三帮扶三服务”制度保障体系——做好“三个纳入”:将巩固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大局统筹安排、将易返贫致贫残疾人纳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范围和帮扶机制、将残疾人帮扶纳入粤桂帮扶协作范围加快发展;加大“三个帮扶”:加大残疾人教育、稳岗就业、产业帮扶;加强“三个服务”:加强农村残疾人康复、家庭无障碍改造、托养照护服务,构建巩固、拓展、衔接相统一的制度保障体系,全方位推进广西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
针对残疾人康复服务需求供给不平衡不充分、服务质量不高、经费超期审批超期结算等突出问题,广西残联主动沉入康复救助机构、辅具生产企业等,详细了解运营状况,协调解决业务培训、资金结算等方面困难。先后为320家康复定点机构开展培训,资助18家康复机构为550名孤独症儿童提供康复教育训练;通过采取“预拔+结算”的办法,解决康复机构反映强烈的资金超时审批、超时结算问题。
今年以来,广西残联还推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广西“阳光助残基地”项目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广西残联“阳光家园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广西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服务规范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增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项目落“实”,解决残疾人生活“困难点”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为我家安装了楼梯扶手,这样方便多了。”家住玉林北流市新圩镇河村的残疾人杨家路激动地说。
据记者了解,杨家路因肌肉萎缩导致行动不便而常年居家,为此,广西残联开展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工作时,了解到了他家的情况和实际困难,对他进行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需求登记,并安排当地残联与专业技术人员对他家进行实地评估,将其列为家庭无障碍改造对象,杨家路获安装了楼梯扶手21.3米。
据悉,广西残联实施的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通过家庭“小改造”,解决残疾人生活“大问题”。今年,广西残联将为全区8000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户均改造补助4000元,项目经费共3200万元。
记者从广西残联获悉,广西共有精神、智力和重度肢体残疾人51.2万多人,他们大都属于无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生活照料困难人群。家中有这样的残疾人,家庭往往需要安排亲属专人照护,亲属无法外出工作,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怎么办?如何解决这些残疾人家庭的困境?
就此,广西残联实施了“阳光家园计划”项目,年度落实项目经费5737.65万元,为全区3万多名16周岁以上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居家托养服务,努力做到“服务一人、温暖一家、造福一方”。
陶金贵是贺州市平桂区的肢体一级残疾人,今年43岁,2018年因脑出血导致双下肢瘫痪。其家中6口人,上有父母下有两个小孩,主要靠爱人在外打工维持生活。生活的打击让他失去了信心,他曾经觉得活着没有了乐趣,还连累家人。今年,市残联将其确定为“阳光家园计划”服务对象,专业的服务团队上门为陶金贵家收拾房子、打扫卫生,还给他进行量血压、剪指甲等生活护理,同时,提供托养服务人员还经常给陶金贵进行心理疏导,教他学会使用微信聊天、上网。陶金贵说:“我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非常感谢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残疾人,希望今后有更多像我这样的残疾人得到日常照护,提高生活质量。”
据记者了解,广西残联将项目建设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头戏,统筹推进“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阳光家园计划”“阳光助残基地”等15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努力推动项目建设纳入广西工作大局。其中,“阳光家园计划”已纳入广西“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项目。
服务创“新”,为残疾人办实事无终点
广西共有听力残疾9万多人,语言残疾2万多人。由于身体原因,听力、语言残疾人在融入社会、沟通交流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当他们需要电话求助时,苦于无法听、说,不能用手机与他人获得及时地交流。
今年9月,广西残联与中国联通广西分公司携手,开拓创新,运用智能AI技术,推出听力、言语残疾人专属无障碍通信产品“畅听王卡”。听力残疾人在接打电话时,使用畅听王卡可以将对方说的话实时转化为文字传到接听界面,同时,也可以将自己想说的话,编辑成文字,实时转化为语音传到对方手机中。科技助力,让“AI”发声,广西残联帮助听力残疾人实现无障碍信息交流,解决他们日常生活沟通困难的问题,为听力、言语残疾人架起从“无声世界”通往“有声世界”的桥梁。
同时,广西残联将“跨省通办”“全区通办”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着力推进残疾人证、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办理,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残疾群众少跑腿或不跑腿,足不出户就把事情办妥。
“6年没办好的证,现在5天就办好了!还帮我送上门来,实在太方便了,感谢你们!”家住柳州市鱼峰区,籍贯湖北随州的残疾人卢冬从残联工作人员的手中接过了他刚办好的残疾人证时激动地说。
“我来柳州工作6年多了,现在定居在鱼峰区。以前在老家那边办有残疾证。但如果想转来柳州,按以前的政策得回原户籍地办理,实在太过折腾,我又行动不便,所以一直没办成。”卢冬说,今年7月,他通过网络了解到残疾人证可以“跨省通办”了,便打电话咨询,鱼峰区残联的工作人员告诉他需要提交身份证明、医院伤残鉴定证明、旧残疾人证等材料。没想到提交材料后仅仅5天时间,他就领到了新的残疾人证。
目前,广西残疾人证跨省通办工作顺利推进,累计办理“跨省通办”事项95件,残疾人“两项补贴”实现异地申请办理。广西残联以作风大改进促进服务水平大提升,深入开展“走转改”专项行动,组织各级残联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走访探视、上门服务和志愿服务活动。
同时,广西累计走访探视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8656户,帮助解决问题2360个;为行动不便的9800多名重度残疾人提供残疾评定上门服务,为1.71万名重度残疾人办理了残疾人证。
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