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会信息

预防大于治疗 全国人大代表高莉:从生命源头做起,完善残疾预防体系
时间:2021-03-13| 编辑: |【

W020210310590564084461.jpg

残疾风险伴随每个人,残疾预防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采取适当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多数残疾的发生。

残疾预防是指针对常见的致残原因,如遗传、发育、外伤、疾病、环境、行为等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疾,并在残疾发生后防止残疾转变成为残障。

“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通过优生优育、儿童计划免疫、传染病防治、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脊髓灰质炎等传统致残因素得到控制,有效预防了部分残疾发生。但同时,残疾预防工作开展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此,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残联党组书记高莉建议,从生命源头做起,建立完备的残疾预防体系。

预防大于治疗。据记者了解,2021年,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残疾预防与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将紧密结合。

残疾预防工作体系有待完善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对于父母来说,除了欣喜和期待,随之而来的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如何让孩子健康地成长,早日发现隐患并及时解决,也是每一位父母面临的课题。

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在致残因素中,先天性因素占9.57%。在先天性残疾中,发育缺陷非遗传性残疾所占比例最高,达到68.91%。在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4%-6%,每20分钟就有一位出生缺陷的患儿出生,每700个新生儿中大约就有一个患有唐氏综合症、神经管畸形、18三体综合征等先天性缺陷。

因此,最大限度地从源头控制或减少先天性残疾的发生,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是当前政府、社会各界和残疾人工作者面临的十分紧迫而重要的课题,刻不容缓。

据记者了解,早在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对加强残疾预防,有效减少、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作出部署。《行动计划》提出:一是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二是着力防控疾病致残;三是努力减少伤害致残;四是显著改善康复服务。

此后的2017年2月,李克强总理签署第675号国务院令,公布《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加大了对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事业的扶持力度,包括加强对残疾人的医疗保障,尤其是强化了对0-6岁残疾儿童、城乡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等特殊残疾群体的保障力度;明确政府要对从事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机构给予资金、物资方面的支持等。

时隔4个月,2017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8月25日设立为“残疾预防日”。2017年8月25日是全国第一个“残疾预防日”,主题为“推进残疾预防  建设健康中国”。本着预防与关爱,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暖政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有效增进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对于推动残疾预防事业加快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不过,高莉提出,残疾预防工作开展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我国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尚不完善。目前全国尚未建立专门组织机构统筹各地区谋划残疾预防工作,残疾预防各相关负责部门之间尚未完全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残疾预防工作开展。

二是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不够规范。基层医疗机构临床医生遗传咨询知识储备及临床处理能力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分子诊断水平,导致很多出现如超声异常等胎儿异常症状以及有不良孕产史和遗传病家族史的孕妇就诊时不能受到专业指导。

三是残疾预防医疗保障机制尚不健全。残疾预防工作资金投入不够,产前诊断费用较高,没有纳入医保和新农合,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一些家庭的选择。

建议将产前诊断纳入医保

除了先天性残疾,意外伤害、突发事故这些都有可能带来残疾。同时,当人们老去的时候,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也容易缠身。加强残疾预防与残疾人康复的需求工作迫在眉睫。

就此,高莉建议,首先,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建立由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牵头,中国残联、卫生部、人口计生委等多部门共同合作的机构,组织协调全国残疾人预防工作,实现跨部门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推进残疾预防领域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增强残疾预防体系整体效能。建议各地成立工作常设机构“残疾预防中心”,目前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已建立。

其次,健全法规政策,加大健康权利保障投入。2017年2月国务院出台《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强调“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和保障体系”。结合残疾预防试验区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做法,制定残疾预防长效普适性政策法规,大力推动残疾预防在全国常态化开展。加大残疾预防工作的人财物投入,将残疾预防经费投入纳入国家年度预算统筹安排。

最后,要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服务水平。将产前诊断纳入民生工程以及医保和新农合报销范围,制定残疾预防重点救助对象医疗补助政策,积极推动全国产前筛查与新生儿疾病筛查全覆盖。依托民政等部门的信息系统,扩充残疾预防医疗保障方面的信息量如残疾儿童的健康、疾病及治疗状况,目前享受的医疗保障项目等,提高医疗保障的针对性和对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建立专门的残疾预防医疗救助制度和独立运作的残疾预防医疗救助基金,对特殊困难家庭提供医疗救助。

据记者了解,安徽省承担着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任务的有4个县区,以人口大区宿州市埇桥区为例,在被确定为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试点以来,埇桥区残疾预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全面预防疾病致残,减少伤害致残,提高康复服务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推进残疾预防四大重点干预项目实施。建立三级产筛防治网络,规范开展产前筛查与诊断,产期筛查率由2016年的23%提高到2020年的82%,产前筛查人数51196人,接受产前诊断6038人,经确诊异常413例。确立三级儿童残疾筛查与诊断体系,项目实施以来,接受初筛并建立健康档案儿童158637人,初筛预警呈阳性的1267人,接受诊断儿童888名,确诊残疾儿童620人。

同时,开展残疾报告制度试点工作,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残疾筛查报告管理体制,明确了残疾信息报送流程。已建立了“筛查—转介—诊断—康复”链条式服务体系,目前2738名残疾儿童得到抢救性康复救助,残疾预防干预项目惠及人数达到21050人次。


Baidu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