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首页 业务频道 康复 工作动态

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简报(2016年 第三期)

  【重要会议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于2016年8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强调,要重视重点人群健康,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

  中国残联传达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

  8月23日,中国残联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传达会议主要精神并讲话,党组书记鲁勇主持会议并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要求。中国残联党组成员,机关和直属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海迪主席强调,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刘延东副总理的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人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对指导新时期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

  海迪主席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握新的时代机遇,把康复放在残疾人工作的优先位置,给残疾人创造更好的康复条件;要树立新的残疾人健康观,全方位关心残疾人的身体、心理健康;要健全康复法规政策,着力抓落实、见行动,让残疾人有更多获得感;要把各地康复机构建设好,吸引留住康复人才,提高康复人才待遇;要重视高端康复人才的培养,推动康复大学的建设,为健康中国建设储备更多人才。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这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提出要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重视残疾人健康,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残疾人倍感振奋,广大残疾人工作者倍受鼓舞。

  会议强调,各级残联组织要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按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残疾人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主动作为,奋发有为,自觉肩负起党和政府的重托,肩负起残疾人的期盼。第一,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的部署要求上来,会同有关部门整体研究、全面落实促进残疾人健康、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落实措施和行动,为早日实现这一目标而不懈努力。第二,要把康复服务作为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法保障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权利,推动制定残疾人康复服务标准与规范,制定落实加快培养康复人才的具体措施,推动尽快出台促进残疾预防与残疾人康复服务的相关法律法规。第三,要有效增强残疾人预防意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残疾预防工作,细化预防工作措施,推动出台并积极落实残疾预防的国家行动计划与措施。第四,要扎实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运用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的实名制调查成果,以问题为导向,推进供需对路服务,促进基层对接帮扶,努力扩大残疾人享受康复服务的覆盖面,为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奠定扎实基础。第五,要积极推进残疾人体育健身运动,统筹残疾人康复体育、健身体育、竞技体育发展,努力降低重心,扩大参与面,推广适合不同类别残疾人参与的康复体育、健身体育项目。第六,要加快发展残疾人辅助器具产业,搭建残疾人辅助器具产业促进平台,落实具体服务项目,提升辅具适配水平。

  国务院法制办召开办务会研究《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

  7月21日,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贾勇一行拜会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袁曙宏就加快《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审查工作进行会商。贾勇表示我国残疾预防形势紧迫,残疾人康复需求迫切,残疾人康复服务状况与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任务要求极不适应,急需通过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推动残疾预防和康复事业加快发展。希望国务院法制办加快条例审查进程。袁曙宏表示,国务院法制办一直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相关立法工作,已连续两年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纳入国务院立法计划力争年内出台的项目。

  8月22日,国务院法制办召开办务会,原则通过了《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草案)》送审稿。下一步,将发往有关部委复核,并早日报送国务院。

  张海迪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强调康复是残疾人公共服务的重中之重

  8月3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在会上介绍了《“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她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人事业格外关心、格外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李克强总理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让残疾人掉队。要让残疾人的生活更加殷实、更有尊严”。今年,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对保障残疾人基本权利、提升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又提出新的明确要求。国务院继2015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后,近日又印发《“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对“十三五”时期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帮助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做出了全面部署。《纲要》明确了“十三五”时期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目标,提出了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促进残疾人如期脱贫和就业增收、提升残疾人公共服务水平、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凝聚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合力、加强残疾人事业基础保障条件等六大方面的政策措施,内容非常丰富。

  海迪主席特别强调,康复是残疾人公共服务的重中之重。康复是生命的重建,是残疾人小康最迫切的需求。早一天得到康复,生命就多一分希望。特别是残疾儿童,更需要抢救性康复。这五年各省(区、市)都建立了康复中心,但康复人才很缺乏。“十三五”时期,我们将推动建立中国康复大学,加快康复专业人才培养,让更多的残疾人早日得到康复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全国残疾人辅助器具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6月15日,全国残疾人辅助器具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鲁勇出席会议,康复部主任胡向阳主持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有关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负责人及部分基层辅助器具中心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鲁勇同志指出,残疾人奔小康,辅助器具做桥梁。加快辅具业发展,是残疾人的热切期盼,是残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点工作。各级残联要把发展残疾人辅具业摆在重要位置来抓,作为残联服务残疾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和工作着力点。

  鲁勇同志强调,辅助器具是改善残疾人民生之必需,推动辅具业发展就是推进残疾人民生改善。辅具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日益显现,推动辅具业发展就是为促进经济发展作直接贡献。各级残联要顺应辅具业发展趋势,努力把握残联推动辅具业发展的工作着力点,以改革创新精神大胆探索,在实践中交出满意的答卷。同时,鲁勇同志就推动残疾人辅助器具的制度设计与引导政策创新、推动健全辅具的标准与规范、搭建辅具产业发展促进平台、拓展辅具适配服务网络与能力、打通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精心筹备第二次全球辅具大会等专题提出了要求、做出了部署。

  全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培训班在京举办

  7月29日,中国残联康复部在京举办全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培训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垦区残联及计划单列市残联康复部主任及有关同志,中国残联康复部、各康复直属单位和康复协会的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围绕组织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等进行了深入讲解,对省、市、县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进行了具体培训、指导,并组织全体人员就如何组织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研讨。会议为各地顺利启动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奠定了重要基础。

  全国听力语言康复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6月29-30日,全国听力语言康复工作会议在吉林长春召开。中国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贾勇,吉林省政府副秘书长于强出席会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龙墨主持了会议。中国残联康复部、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部分省分管工作副理事长、各省残联康复部有关负责同志,各省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贾勇同志指出,过去五年,听力语言康复工作取得了非凡成就。今后五年,面对实现80%以上有需求的听力残疾儿童和持证听力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还需以高度的责任心、务实的工作态度,紧紧围绕精准康复服务核心,摸清底数,掌握需求;明确思路,统一认识,争取主动,尽快启动“十三五”;强化全局意识,加大基层残联组织及各级机构的培育力度;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强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希望大家以勤勉务实的苦干精神,围绕精准康复服务要求,努力开创听力语言康复工作新局面,为实现听力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不让听力残疾人掉队而努力奋斗。

  听障儿童公益救助联盟正式在京启动

  7月20日,听障儿童公益救助联盟启动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举办。中国残联副理事长贾勇出席活动并致辞,来自联盟倡议发起单位、特邀公益组织、爱心企业、媒体以及康复机构近150人参加了联盟启动仪式。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新浪微公益联合倡议发起听障儿童公益救助联盟,旨在集众家之力,纳百川之水,行公益慈善之举;依专业团队,用专业技术,办专业公益之事;让听障儿童在爱心浇灌下全面发展,回归主流。中国残联副理事长贾勇在讲话中指出,残疾人慈善公益,越来越成为残疾人社会保障的有力补充。听障儿童公益救助联盟是一种公益创新的形式,通过跨界合作,协同共进,一方面对改善听障儿童康复状况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探索、推广残疾救助的工作机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重要政策】

  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国发〔2016〕47号 )

  8月3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做出部署。

  《纲要》指出,残疾人既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受益者,也是重要的参与者和建设者。要把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点任务,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和扶残助残服务体系,增加残疾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生活得更加殷实、更有尊严。到2020年,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基本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残疾人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

  《纲要》提出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将农村贫困残疾人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对象,分类施策、精准帮扶,确保如期脱贫;逐步建立残疾人基本福利制度,提高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织密筑牢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二是建立完善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体系,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加入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中去,通过劳动过上更好的生活。三是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教育、文化体育、无障碍等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建立服务标准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效益,为残疾人平等参与、全面发展创造便利化条件和友好型环境。四是制订修订残疾人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法规,强化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落实,提升残疾人事业法治化水平,依法保障残疾人平等权益,依法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五是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浓厚社会氛围,促进残疾人慈善事业、志愿服务和服务产业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为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注入新的动力。六是落实政府责任,加大投入力度,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培养,促进科技应用和信息化建设,增强基层服务能力,改进残疾人证发放管理等基础工作,为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提供有力支撑。

  《纲要》要求,各地区要制定当地残疾人事业“十三五”规划或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并将《纲要》的主要任务指标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各部门要根据职责制定配套实施方案,并将《纲要》的主要任务指标纳入有关专项规划,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各级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及相关部门要对《纲要》执行情况进行督查、监测和跟踪问效。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36号)

  6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为困境儿童营造安全无虞、生活无忧、充满关爱、健康发展的成长环境,是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做好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关系儿童切身利益和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安居乐业、和谐幸福,关系社会稳定和文明进步,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

  《意见》针对困境儿童生存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从保障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强化教育保障、落实监护责任、加强残疾儿童福利服务等五方面提出具体措施。在生活保障方面,将困境儿童分类纳入孤儿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范围。在医疗保障方面,对重病、重残儿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给予倾斜,医疗救助对符合条件的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和封顶线;对低保家庭儿童、重残儿童、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的儿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给予相应补贴。在教育保障方面,对家庭困难的残疾儿童,积极推进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在内的12年免费教育,推动建立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

  《意见》提出加强残疾儿童福利服务,对于0-6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加快建立康复救助制度,逐步实现免费得到手术、康复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服务。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办发〔2016〕66 号)

  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对加强残疾预防,有效减少、控制残疾的发生、发展做出部署。

  《行动计划》指出,残疾预防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要以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重心下沉、全民动员、依法推进、科学施策,努力提高全社会残疾风险综合防控能力,有效控制和减少残疾发生。到2020年,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和防控网络更加完善,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可比口径残疾发生率在同等收入国家中处于较低水平。

  《行动计划》提出:一是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加强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做好产前筛查和诊断,加强新生儿及儿童筛查和干预。孕前健康检查率、产前筛查率分别达80%、60%以上。新生儿及儿童残疾筛查率达85%以上,干预率达80%以上。二是着力防控疾病致残。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地方性疾病致残,加强慢性病和精神疾病防治,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控制和消除重大地方病的县(市、区)达95%以上。三是努力减少伤害致残。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伤亡人数均下降10%。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6%。加强农产品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饮用水和空气污染治理干预,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减少儿童意外伤害和老年人跌倒致残。四是显著改善康复服务。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制定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实施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开展残疾人辅助器具个性化适配,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和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率达80%以上。

  《行动计划》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将残疾预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相关政府部门工作职责;要健全法规政策,加强相关领域立法,制定完善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要完善服务体系,形成综合性、社会化的残疾预防服务网络;要优化支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要加强科研工作,提升残疾预防大数据利用能力,建立统一的残疾报告制度,推进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试点;要加强宣传教育,推动设立“全国残疾预防日”,提高残疾预防意识。

  《行动计划》要求,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适时组织开展督导检查,2020年实施终期检查。地方政府各级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负责做好本地的督导检查。

  国务院医改办印发《关于将各级残联纳入当地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通知》(国医改办函〔2016〕96号)   

  6月8日,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医改办将本地残联纳入同级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今年7月31日前,省医改办完成增补工作,9月30日前,市、县医改办完成增补工作。《通知》强调,要支持各级残联在深化医改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各级残联联系、服务残疾人的优势,切实维护残疾人健康权益,保障残疾人均等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保障残疾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强调,优先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家庭签约服务。国务院有关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儿童医疗卫生服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均对保障残疾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次,国务院医改办下发通知,进一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医疗卫生服务的高度重视,将有力推动各级残联积极发挥作用,与有关部门配合共同做好残疾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康复工作。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中国残联等1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健康扶贫工程的指导意见》(国卫财务发〔2016〕26号)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贫困地区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指导意见》明确,在医疗保障方面,农村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按规定由财政给予补贴;2016年新农合新增筹资主要用于提高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并加大对大病保险的支持力度,通过逐步降低大病保险起付线、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等,实施更加精准的支付政策;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对突发重大疾病暂时无法获得家庭支持、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患者,加大临时救助和慈善救助等帮扶力度。

  《指导意见》对残疾人康复提出明确要求,在医疗康复方面,强调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上级医疗机构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实施光明工程,为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提供救治。在康复服务方面,强调对贫困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开展康复知识培训,加强县级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基层康复服务能力,建立医疗机构与残疾人专业康复机构有效衔接、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为农村贫困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指导意见》同时强调,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逐步实现0―6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免费得到手术、辅助器具配置和康复训练等服务。

  按照《指导意见》要求,中国残联将与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等部门共同核实核准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开展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加强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能力建设。各级残联将与当地卫生计生、民政、扶贫办等部门加强协作,将残疾人精准康复工作纳入当地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争取和落实相关保障政策,确保农村贫困残疾人普遍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康复服务。一是加快完善基本医保制度,对农村贫困人口实行政策倾斜。二是加大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力度。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进一步减轻贫困患者大病造成的负担。三是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医疗康复项目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提高农村贫困残疾人医疗保障水平。

  中国残联、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务院扶贫办印发《关于印发〈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残联发〔2016〕27号)

  《实施方案》要求到2020年,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80%以上。

  “精确化识别,个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是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的核心特点。各地要以县(市、区)为单位,依据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调查,准确识别有需求的持证残疾人和残疾儿童;社区康复协调员和社区(村)医共同入户开展康复需求调查,以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为目标,进行康复评估,依据需求评估结果,将残疾人转介至相关康复机构或提供上门服务;康复机构为残疾人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并提供服务,县(市、区)残联对残疾人康复服务和需求情况及时上报动态更新。实现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每人对接一名康复协调员,人手一张康复服务卡;接受康复服务的残疾人每人建立、留存一份康复服务档案。

  在具体组织实施过程中,各地要将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与当地健康扶贫工程有机结合,给予重点扶持、政策倾斜,优先对残疾儿童、贫困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切实为精准扶贫提供有效支持。同时,要注意做好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与“十三五”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及本地各类康复项目的对接,在部署安排、业务培训、质量监管、信息统计上统筹整合,一体推进。

  中央财政为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提供补贴。地方各级财政负责根据本地精准康复服务计划,为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提供经费保障。

  中国残联、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安部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妇联印发《关于印发〈全国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创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残联发〔2016〕36号)

  《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国选择100个县(市、区),试点建立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实现以下目标:一是建立健全残疾预防组织管理体系、工作机制;二是实施残疾预防综合干预,有效控制残疾发生发展;三是建立残疾报告制度,形成统一的残疾信息管理体系;四是健全残疾预防技术手段,完善技术规范、标准。

  残疾预防综合试验区的建立,为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更好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创造了条件。

  【地方动态】

  江苏省残联、省卫生计生委、省扶贫办印发《关于印发江苏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 (苏残发〔2016〕26号)

  为贯彻落实《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意见》(苏发〔2015〕35号)精神,根据中国残联《关于印发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残联发〔2016〕27号)通知要求,推动残疾人康复工作规范化、信息化建设,7月11日,江苏省残联、省卫生计生委、省扶贫办共同制定了《江苏省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实施方案》,规定了江苏省实施精准康复的任务目标、主要措施和保障条件,制定了江苏省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

  安徽省人社厅、省卫生计生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残联联合印发《转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卫生计生委 民政部 财政部 中国残联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皖人社发〔2016〕23号)

  《通知》就做好安徽省新增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提出意见,要求各市、县一并贯彻落实。一是要高度重视新增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重大意义,积极发挥基本医疗保障在推进健康安徽建设和残疾人小康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二是要切实加强基本医保支付医疗康复项目管理,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自2016年7月1日起,分别由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按规定予以支付。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区卫生计生委、区民政厅、区财政厅、区残联联合印发《关于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自治区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新人社发〔2016〕77号)

  《通知》要求,各统筹地区要加强基金预算管理,结合付费方式改革,探索适应医疗康复的医保支付方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卫生计生部门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健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保障参保人员权益。

  辽宁省印发《辽宁省残联关于加快推进残障人中高端辅助器具研发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辽残联发〔2016〕32号)

  《实施意见》提出尽快使辽宁在全国辅具业发展中处于较前地位的目标。实施短中长期研发计划,加快组织、协调和推进辅具产品研发、试点示范、技术转移、创业孵化、人才培养、产业集聚和产品服务的规范化建设,逐步形成残障人辅助器具产学研用联合研发和产业管理及服务机制,力争2020年辅具年产量、产值和促进就业高于全国辅助器具各区域中心的平均水平。

Baidu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