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首页 业务频道 康复 工作动态

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简报(2016年 第一期)

内容提要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强调优先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2016年中国残联负责和参与的医改重点任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

中国残联办公厅印发《全国残联2016年工作要点任务分解》,明确2016年重点康复工作任务

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主要成员单位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2016年重点康复工作调度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残联受邀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常用和急需辅助器具产品目录制定

我国近16%的人患有听力障碍【工作要点】

中国残联办公厅2月23日印发《全国残联2016年工作要点任务分解》,明确了2016年重点康复工作任务

——把残疾人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康复、住房安全有保障和家庭生活无障碍作为不掉队的基本底线,倒排时间表,强化补短板,逐项分解任务,逐级纳入台帐,逐年督导进度,努力实现与当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整体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

——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特殊教育、技能培训、托养服务实施方案。推进基本福利补贴制度的全覆盖,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扩大范围、提高标准,拓展辅助器具、家庭无障碍改造等补贴项目;

——推动颁布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以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基本康复服务的覆盖范围,促进更多医疗康复和辅助器具适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继续落实贫困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等重点项目。提升国家和省级康复机构的服务带动能力,提高县级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加强对社区康复服务的培训指导。推动开展重点康复项目的科技攻关,落实残疾预防综合试点及科普工作。加快筹建国家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国家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促进平台;

——制定实施县域残疾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加快推进县级残联综合服务平台、“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信访网络服务平台、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平台等建设。

【重要会议活动】

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主要成员单位工作会议1月19日在北京召开

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标委会等有关司局同志出席会议。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主任、中国残联副理事长贾勇出席会议,中国残联康复部及有关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听取了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残联康复部主任胡向阳关于2015年残疾人康复工作进展情况和2016年残疾人康复工作报告。各主要成员单位介绍了本部门与残疾人康复相关的工作情况和2016年工作计划,就共同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交流、讨论,形成重要共识。

贾勇同志要求,全康办成员单位要进一步凝聚共识,加强协作,加强残疾人康复保障制度建设,夯实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组织开展精准服务,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形成加快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2016年重点康复工作调度会2月3日在北京召开

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鲁勇,副理事长贾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康复部全体干部和有关康复直属单位党政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中国残联康复部主任胡向阳通报了2016年残疾人康复工作重点任务及分工安排,有关直属单位负责同志汇报贯彻落实2016年残疾人康复工作重点任务的初步设想。

贾勇同志要求,做好“十三五”开局之年康复工作,康复部和有关直属单位要紧密配合,重点抓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出台,推进国家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建设、国家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促进平台建设,抓好康复协会自身建设及标准规范制定等。

鲁勇书记指出,康复工作是残疾人工作的重中之重,2016年是“十三五”工作的开局之年,是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开拓之年,康复部和直属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康复工作的顶层设计,找准定位和突破点,尽快推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颁布实施;要围绕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合力攻关,做好“十三五”规划部署实施,改进康复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加强康复设施、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国家及地方康复机构的纵向联系、合作,提升康复专业服务能力和县域服务能力;要聚焦科研攻关、国家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国家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促进平台建设、聋康中心更名等标志性实事,进一步打开工作新局面;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优化职责分工,提升业务单位辐射带动能力,共同推动全国事业发展;要积极参与康复领域国际交流,借力海迪主席履职康复国际主席及亚欧会议20周年残疾人专题活动,在国际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重要政策】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强调优先为残疾人等重点人群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4月18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会议强调,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具有积极意义。要重点在签约服务方式、内容、收付费、考核、激励机制、技术支撑等方面实现突破,优先覆盖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结核病等慢性传染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对家庭医生要有职业保障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4月21日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国办发〔2016〕26号),明确了2016年中国残联负责和参与的医改重点任务

中国残联作为负责单位,与有关部门做好两项重点任务:

——支持有条件的医学院校加强儿科、精神医学、助产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采取推进高等院校儿科医学人才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适当向儿科专业倾斜、开展县市级儿科医师转岗培训、增加全科医生儿科专业技能培训等措施,加强儿科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根据毕业生数量和岗位需求,规范化培训儿科住院医师5000名。加大老年医学、康复、健康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培养力度。创新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机制。(卫生计生委、教育部、财政部、中医药局、中国残联负责)

——加强健康促进工作,制订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继续实施妇幼健康行动计划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一步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继续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启动实施流动人口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全面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提供从婚检、孕前检查到孕产期保健、儿童保健等覆盖生育全过程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中国残联负责)

中国残联作为参与单位,与有关部门做好四项重点任务:

——大力改善医疗服务。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一步落实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做好预约诊疗、日间手术、信息推送、结算服务、药事服务、急诊急救、优质护理等工作,三级医院全面实施预约诊疗,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改善就医感受,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综合医改试点省率先在城市三级医院试点推进日间手术,不断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健全医疗纠纷预防调解机制,依法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卫生计生委、中医药局负责,中国残联参与)

——加快开展分级诊疗试点。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要求,以综合医改试点省份和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为重点,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试点。试点地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达到30%以上。(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医药局、试点地区人民政府负责,中国残联参与)

——扩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总结推广地方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成熟经验,制订关于健全签约服务和管理的政策文件,建立健全全科医生制度。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城市开展签约服务试点。到2016年底,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1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明确签约服务内涵和标准,规范签约服务收费,完善签约服务激励约束机制。签约服务费用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分担。(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中医药局负责,中国残联参与)

——巩固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让更多大病患者减轻负担。完善大病保险政策,对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五保供养对象和低保对象等在内的城乡贫困人口实行倾斜性支付政策,进一步扩大受益面,提高受益水平。鼓励各省(区、市)结合实际合理确定合规医疗费用范围,进一步减轻大病患者负担,有条件的地区实行大病保险省级统筹。规范大病保险经办业务,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落实承办主体责任。中央财政安排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60亿元。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救助。推动完善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和慈善救助有效衔接的政策。完善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指导地方规范开展工作。完善职工补充医疗保险措施。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工医疗互助活动。(国务院医改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民政部、保监会、财政部分别负责,全国总工会、中国残联参与)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3月9日联合印发《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23号)

《通知》要求各地今年6月30日前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0项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各地原已纳入支付范围的医疗康复项目继续保留,进一步满足了残疾人等功能障碍者的医疗康复需求。

【业务动态】

中国残联受邀参与世界卫生组织常用和急需辅助器具产品目录制定

3月21日至22日,应世界卫生组织邀请,中国残联派员参加了在瑞士世界卫生总部召开的常用和急需辅助器具产品目录制定研讨会(Consensus Meeting for Priority Assistive Products List)。会议通报了常用和急需辅助器具产品目录(Assistive Products List APL)全球调查结果,初步确定了拟纳入目录的50种辅助器具。中国残联将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常用和急需辅助器具产品目录,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目录,促进和指导相关辅具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帮助残疾人获得更多质优价廉的辅助器具。

我国近16%的人患有听力障碍

3月24日,全国听力障碍与耳病调查总结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有1584%的人患有听力障碍,其中患致残性听力障碍,即中度以上听力障碍的人占到总人口的517%。

全国听力障碍与耳病调查由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牵头实施,目的在于调查了解我国听力障碍的现患情况、致病原因、干预需求和服务利用状况,评估《全国听力障碍预防与康复规划(2007-2015年)》实施情况。依据《世界卫生组织耳病和听力障碍调查方案》,选择吉林、广东、陕西、甘肃4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地区,以全人群为基础开展了听力障碍与耳病调查。在覆盖近2亿人口的地区实际调查45052人,获得了有关我国听力障碍和耳病的最新流行病学数据和相关服务需求及利用信息。

调查表明,我国听力障碍高发,现患水平与全球平均水平相当。2012年,世界卫生组织曾报告全球人口中中度以上听力障碍的现患率为53%。我国听力障碍患者以老年人为主,60岁以上老人在全部听力障碍患者中占5531%。伴随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我国听力障碍总现患率还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调查发现,耳病患者中接受过耳科检查的比例只有2756%,中度以上听力障碍者使用助听器及人工耳蜗的比例只有791%。强化耳科初级卫生保健,推广新生儿听力筛查,发展听力学服务,提高中度以上听力障碍患者助听设备的使用率已成为当务之急。

【领导讲话】

在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

主要成员单位会议讲话

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主任

中国残联副理事长贾勇

刚才,向阳同志代表中国残联向大家通报了今年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主要进展情况和明年工作的设想,发改委、卫计委、教育部等全康办主要成员单位的同志也介绍了本部门在服务残疾人康复方面开展的工作。同时,大家畅所欲言就如何更好地推动残疾人康复事业加快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意见、建议。我代表中国残联,代表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对大家表示真诚地欢迎和感谢,感谢大家过去一年为推动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做出的积极努力、宝贵贡献,感谢大家多年来对中国残联康复工作的一贯理解、热情支持!

这次会议是在“十二五”工作即将收官、“十三五”工作即将启动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会议,也是“十二五”时期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残疾人康复办公室主要成员单位的工作会议。会议开得很及时,很有必要,对于大家统一认识、凝聚共识,加强跨部门沟通、协调,共同推动残疾人康复事业加快发展必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人、残疾人事业高度关心、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残疾人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需要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帮助广大残疾人与全国人民一道奔小康是“十三五”时期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核心主题、奋斗目标。

残疾人奔小康不同于其他贫困和困难人群,需要首先克服功能障碍,没有健康,没有小康!可以说,康复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者补偿功能的手段,残疾人只有得到了康复,才可能生活自理,才可能走出家门,实现上学、就业等愿望。因此,康复是残疾人奔小康的基本前提。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党和政府重视下,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通过实施一批重点康复项目,数千万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改变了自身命运,为经济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成绩是显著的,但残疾人康复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仍然突出。2014年,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状况专项调查,截至2015年5月,实名录入的2664万持证残疾人和暂未持证残疾儿童中,有康复需求的人数是1588万,得到康复服务人数是494万,在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中得到康复服务的比例只有31%。与此同时,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保障制度不健全,残疾人康复专业人才匮乏,专业化服务能力不强的状况也还没有根本改变。

李克强总理讲“残疾人事业关乎社会的公平正义,也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的目标是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让残疾人掉队。”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阶段的新要求,各级党和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只有提高认识,加大力度,主动担当,奋力推进残疾人康复事业加快发展,才能肩负起帮助广大残疾人共同奔小康的历史使命,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二、科学规划,全面推进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康复工作进入了攻坚拔寨、托底补短的冲刺期。康复事业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头绪多,任务重,我们应当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聚焦重点,抓住关键,推进事业发展。具体讲,近期努力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加强保障制度建设。围绕保障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推动更多医疗康复项目和临床治疗相关的辅助器具项目纳入基本医保。进一步完善重度残疾人医疗报销制度,逐步提高残疾人医疗保障水平。推动儿童残疾筛查等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积极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让更多的残疾儿童在最佳康复期得到有效的救治。要指导、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贫困残疾人基本辅助器具补贴制度,并进一步探索、建立覆盖全面的基本康复服务补贴制度。

夯实康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医疗机构、特殊教育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服务残疾人康复的重要作用,同时健全残疾人专门康复服务机构,推动其规范发展,提高水平;大力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残疾人专门康复机构发展社区康复服务。支持社会服务组织、残疾人组织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家庭康复服务。进一步健全社区康复协调员队伍,完善残疾人社区康复的网底;大力加强康复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改进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办康复的作用,加大政府购买残疾人康复服务力度,鼓励、支持社会资本投资残疾人康复服务业。

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以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状况调查数据为依据,以1600万有康复需求的持证残疾人为重点,制定详细服务计划,实施精准康复行动,确保分阶段实现“十三五”期间“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的目标。中央财政要继续投资支持实施重点康复项目,为残疾儿童和城乡贫困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提供补贴。各地要整合社会保险、救助、慈善及残疾人康复专项资金,按实际需求,保障基本康复服务的资金需要。卫计、民政、教育、残联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在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综合协调下安排所属专业机构、技术队伍承担相应服务任务,为实施精准康复服务提供组织保障。

三、加强协作,开创残疾人康复事业新局面

多年来,全康办各成员单位一直坚持为民宗旨,情系广大残疾人,把残疾人康复工作当成共同事业紧密协作,协调推动。卫计委、中国残联共同开展白内障复明、人工耳蜗救助、精神障碍康复和残疾预防等行动,造福残疾人的同时,推动我国眼科、耳科、精神科等医疗事业长足进步;民政部、卫计委、中国残联共同开展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培育活动,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极大地促进了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发展;发改委、中国残联携手推动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制定了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标准,为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作出重要贡献;财政部、中国残联共同实施彩票公益金残疾人康复和残疾儿童康复项目,显著改善了残疾儿童和贫困残疾人康复救助;教育部、中国残联共同发展特教事业,推动康教结合,极大地提高了残疾儿童康复水平。2015年,也是在卫计委、民政部、财政部等部门大力配合和支持下,《残疾预防与残疾人康复条例》、《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等重要政策建设才得以顺利推进。上述实践证明,只有各部门紧密配合,协同联动,残疾人康复工作才能顺利推进。上述成绩也证明,经过多年实践,我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多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已经成形并有了扎实基础。面对加快残疾人事业康复事业发展的要求,更加需要全康办所有成员单位共同努力,把这一好的工作机制坚持下去。为此,我希望,大家在今后工作中要坚持:

纳入职责。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本部门“十三五”发展规划制定中,纳入部门年度工作任务中,围绕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目标,围绕改善残疾人康复状况,采取有力措施,统筹兼顾,协调实施。

抓好落实。在职责范围内,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特别是今年将出台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和“十三五”残疾人康复规划等重要文件,共同采取行动,推动文件早日出台,共同采取行动,做好“十三五”康复工作的部署安排和残疾预防等行动的组织实施。

做好沟通。沟通促进了解,协作方能共赢。全康办成员单位在今后工作中要继续加强联系,保持密切沟通,强化协调联动,强化政策衔接,以残疾人受益、事业受益为工作出发点、落脚点,凝聚共识,形成合力,推动康复工作迈上新台阶。

同志们,残疾人康复工作的蓝图已经绘就,任务已经明确,让我们紧密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部署、新要求,团结协作,加大力度,携手开创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新局面!

在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主要成员单位

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副主任

中国残联康复部主任胡向阳

受贾勇副理事长委托,向大家汇报一下去年中国残联开展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情况和对今年工作的设想。

一、2015年工作回顾

2015年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努力开创残疾人康复事业新局面的一年。一年来,中国残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残疾人事业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保基本、强基础,建机制”,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努力在改善残疾人康复服务状况、提升康复服务能力、完善康复法规政策上实现新进展。

1.坚持托底服务,改善残疾人康复状况

2015年,在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各成员单位支持和各级残联共同努力下,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康复工作年度任务圆满完成,通过完善多层次的康复保障制度,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基本辅助器具适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服药等重点康复工程,全国有589万名残疾人得到康复服务。“十二五”期间,已累计为1330万残疾人提供各类康复服务。

2.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康复法规政策

积极推进《残疾预防与残疾人康复条例》立法进程。条例列入《国务院2015年立法工作计划》,首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中国残联协同国务院法制办完成了文本修改、立法调研、部委协调、专家论证、征求意见等工作,拟近期由法制办办务会讨论后,报国务院常务会审议。

起草制定《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这是我国残疾预防领域的首个国家行动计划,涉及34个部门和单位,去年三次征求各部委意见,经反复协调达成共识,正待国务院办公厅安排上国务院常务会审议。

推动完善残疾人医疗康复保障政策。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批示,推动完善重度残疾人医疗保障政策,拟近期由卫计委、人社部、民政部、财政部、中国残联共同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重度残疾人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与人社部、卫计委、民政部、财政部等共同组建专家组,新筛选20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拟近期下发文件。

推动地方贯彻落实已有政策要求。目前,26个省落实了九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医保的政策,13个省进一步扩大了纳入范围,4个省制定了全省性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18个省实施了全省残疾儿童救助行动,北京、上海、浙江嘉兴等部分地区出台了基本辅助器具补贴制度和办法。

3.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康复服务能力

推动康复机构建设。积极参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推动医疗康复服务体系建设。在国办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5年重点工作任务》、《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中明确提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康复服务能力,加强县级综合医院康复专科建设”等内容。针对孤独症高发态势,推动孤独症康复机构建设,在卫计委、教育部、科技部等支持下启动国家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建设,并出资培育50家基层孤独症康复机构。

加强康复人才培养。积极推进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赴吉林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向国务院领导报送“关于推进康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工作情况的报告”,王勇国务委员、刘延东副总理和马凯副总理作出重要批示。继续实施康复高端人才培养项目,启动应用型高端康复人才培养计划,并开发建设全国康复人才信息管理系统。

继续做好社区康复。以中西部和农村地区为重点,支持135个残疾人示范社区建设,支持300个社区开展家长学校工作,发挥示范社区引领作用。

创新康复服务形式。积极推动政府购买残疾人康复服务,制定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及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准入标准、评价标准等39项,开展政府购买残疾人康复服务试点。

4.督导评估“十二五”,科学编制“十三五”

赴东、中、西部八省调研“十二五”康复工作进展情况,开展评估、督导,听取各地对“十三五”康复规划的意见和建议。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精心编制“十三五”规划,依据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数据,按照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普遍得到满足、残疾人康复保障政策基本形成、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基本完善的目标要求,明确了“十三五”康复工作总体思路、任务、措施,编制了“十三五”残疾人康复实施方案和未来三年的重点康复项目预算。

5.加强宣传,扩大事业影响

以“关注孤独症儿童,走向美好未来”为主题开展全国助残日活动,王勇国务委员、彭丽媛教授出席相关活动,看望慰问孤独症儿童和残疾人工作者。举办亚欧会议框架下残疾人合作暨全球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大会,李克强总理出席并发表重要演讲。举办中国-东盟残疾人论坛,张高丽副总理出席并参观残疾人辅助器具展台。组织海峡论坛两岸康复专题交流会、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等,不断扩大残疾人康复事业影响,推进务实合作。与卫计委等部门继续合作开展“爱耳日”、“爱眼日”、“预防出生缺陷日”、“精神卫生日”等主题日宣传活动。

过去一年,中国残联与全康办各成员单位紧密配合,办了不少大事,干了许多实事,协调联动、团结协作的氛围更加浓厚。大家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给予了无私支持、热心帮助。在此,我向大家表示深深的感谢!

二、2016年工作安排

2016年是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国残联将紧紧围绕残疾人奔小康这一时代主题,以贯彻落实《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部署“十三五”残疾人康复工作为主线,努力在“保障基本服务、完善顶层设计、办好关键实事”开拓前进,为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创造条件。

我们将采取措施,通过制订实施“十三五”康复规划,开展精准康复行动等,努力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我们将努力加强康复事业法规政策、保障制度、服务体系、专业能力建设,推动康复事业全面、协调发展;我们将发挥“统筹规划、协调推进、拾遗补缺”作用,不断创新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

具体地讲,2016年将着力做好6个方面的工作。

1.颁布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

做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的颁布,筹备召开第四次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推动两项政策的贯彻实施。2002年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会议,会前国办转发了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公安部、教育部、中国残联《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在“十三五”开局之年,筹备召开四次会,正逢其时。会议拟邀请国务院残工委及各省残工委领导和组成部门的领导参会。

2.组织做好重点人群的康复服务

做好“十三五”康复工作的部署实施,《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2016-2020年)》是“十三五”残疾人事业发展总规划,配套有残疾人康复服务实施方案和残疾人辅助器具推广与服务实施方案。我们将与全康办主要成员单位会签、下发规划纲要和实施方案,动员部署好“十三五”残疾人康复工作,以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为重点,通过实施精准康复服务,努力实现“十三五”时期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的目标。

3.完善多层次残疾人康复保障政策

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要求,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推动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建立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补贴和基本康复服务补贴制度。继续与人社部、卫计委等部门配合完善重度残疾人医疗保障政策,推动更多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保范围。

4.健全多元化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

我们将主动参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借力推动完善残疾人医疗康复服务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机构规范建设,提升国家和省级康复机构的服务带动能力,提高县级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引导、支持民办残疾人康复机构发展;加强对社区康复服务的培训指导,全面推进康复服务进社区、进家庭;加快筹建国家孤独症康复研究中心、国家辅助器具产业发展促进平台。

5.大力提升专业化康复服务能力

我们将与人社部、卫计委等合作做好康复专业人才职称评审试点工作;与教育部合作推动完善康复专业人才职业教育;与教育部、发改委等共同推进中国康复大学建设;启动全国残疾人康复专业人才实名制培训工作,加强实用型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积极推动开展康复科技攻关活动。

6.做好残疾预防工作

我们将与全康办各成员单位协作,贯彻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携手开展残疾预防综合试点工作,利用重要节点做好残疾预防知识宣传。

同志们,努力满足广大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是改善残疾人生存、发展状况,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需要!五年攻坚,开局为要,让我们进一步携手努力,奋发进取,开拓创新,为推动残疾人康复事业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Baidu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