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济宁市瞄准重度残疾人托养需求 补齐残疾人公共服务短板


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是帮助残疾人减少和消除社会参与和独立生活障碍,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减轻家庭经济、精神压力的有效手段,对于巩固拓展残疾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济宁市残联瞄准重度残疾人迫切的托养照护需求,强化4项“精准”,探索“3+”机制,努力实现3项提升,在9个县市区开展居家托养服务试点,服务残疾人696名,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一、基本做法

(一)精准摸清需求。以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为调查范围,以优先照顾一户多残、家庭困难、以老养残家庭为原则,深入镇街、村和服务机构调查了解残疾人基本情况和托养需求,探讨上门提供托养的可行性和服务内容,开展生活能力评估,并做好登记造册、服务对象确定等工作。同时,利用公众号、微信群等方式,大力宣传居家托养服务政策。

(二)精准制定方案。根据调查摸底情况,综合分析残疾人家庭距离分布、服务载体确定、服务能力及成本、残疾人普遍性需求和个性化诉求、可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等,科学制定试点县市区总体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方案以及“一人一档”的个性化服务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组织领导、要素支撑等,为开展居家托养服务提供制度性保障。

(三)精准提供服务。根据整体工作方案,确定服务载体,并组织对服务人员开展岗前培训,确保每一名服务人员知晓服务内容、了解服务对象情况,为残疾人提供温馨服务。残联与服务机构、服务机构与残疾人服务对象均签订服务协议,明确责任和标准。落实个性化服务方案,为纳入服务范围的每一户残疾人家庭提供精准服务,靶向解决残疾人家庭存在的照护困难。兖州区运用“互联网+智慧托养”的残疾人智慧托养服务云平台,实现线上呼叫、线下服务双结合。

(四)精准开展评估。试点县市区普遍建立服务质量评价、定期回访、随访调查、档案查阅等工作评估机制,确保托养服务质量。逐步推行残疾人家庭、村残协、乡镇残联三级评价制度。金乡县建立信息平台,综合登记服务对象基本情况,详细记录服务内容和时长,并要求服务人员进出残疾人家庭扫描预制的二维码,拍摄服务前后对比图像,并实时传送信息平台。

二、经验探索

(一)推行“基础套餐+特色拓展”服务机制。在普遍开展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行、助急等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各试点县市区根据实际不断进行丰富完善,根据残疾人家庭动态需求,增设更加贴近残疾人的特色拓展服务。如微山县将“家庭签约医生服务”纳入居家托养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对残疾人家庭的康复医疗服务。金乡县将服务内容分为政策服务、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慰藉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4个大类,加大了对残疾人家庭的精神文化服务供给。

(二)健全“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组织机制。全力构建以“政府主导、专业服务、社会参与、志愿补充”为特点的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体系,主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组织实施,并以志愿服务、邻里互助为辅助。残联代表政府主导推进、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将具体实施任务交给有能力的社会组织。在实施载体上,指导县市区因地制宜,借助成熟的社会组织或者工作平台,突出为残疾人服务实效。任城区、汶上县依托“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为服务载体,泗水县、鱼台县等6个县市通过社会专业机构开展服务,微山县则是借助公益性岗位服务残疾人。

(三)实施“制度先行+立体监督”工作机制。坚持制度先行,谋定而动,市残联制定规范残疾人托养工作、下达托养工作任务等多项指导文件,多次到县市区开展实地调研,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试点县市区先期开展了大量的考察学习、摸底调查、可行性论证等基础工作,成立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服务对象、服务标准、实施流程、业务培训等,为居家托养规范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强化服务质量监督管理,普遍开展残疾人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建立县、乡镇、村3级监督机制,部分县市区通过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服务环节的全程监督。

三、初步成效

(一)在补强残疾人公共服务短板上实现提升。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料服务是基本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加快补上这一短板弱项是促进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开展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为这些家庭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是补齐短板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在当前我市机构托养供给能力难以满足残疾人托养需求的形势下,逐步扩大居家托养服务规模,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提升残疾人服务实效,将是我们下一步开展残疾人托养服务的发展方向。目前试点惠及的696残疾人以及1000余名残疾人家庭成员,正是公共服务触角延伸新覆盖的人群。例如,金乡街道的智力残疾人张迪迪与王盼盼,日常居家环境、个人卫生都是他们的父母来做。残疾人居家托养工作开展以来,护理员为他们收拾家庭环境,指导他们保持好个人卫生,还经常与他们聊天沟通、为他们理发、修剪指甲等。从最开始的拘谨害怕,到现在,两人对护理员每次的到访都特别开心,能与人沟通接触了。

(二)在改善残疾人生活质量上实现提升。由于重度残疾人生活自理能力弱,部分重度残疾人完全丧失生活能力,脱贫不解“困”的现象依然存在。安排专业服务人员到残疾人家庭服务,不仅为他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还提供心理疏导、社会适应能力、医疗康复等,让残疾人家庭成员有了“喘息”的机会,有利于促进残疾人全面融入社会、增强自我认同,使残疾人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年度已累计安排护理人员1.2万余人次,开展惠残政策宣传1000余次,提供辅助性就业项目介绍200余人次,已有不少残疾人家庭收入实现了增长,残疾人服务对象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对试点工作普遍表示了认可和赞赏。家住兖州区兴隆庄街道的重度肢体残疾人陈元成,长期以来独居在家。兖州区居家托养服务试点的当天,三位护理员就去陈元成家中打扫室内外卫生、洗刷碗筷、收拾清洗换季衣物,帮助他腌制可口咸菜。“多年堆满垃圾的院子收拾干净了,护理员帮我收拾卫生的时候,陪我说话聊天,还教给我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居家托养服务,让我对自己的下半生,有了奔头。”陈元成高兴地说道。在寅寺镇重度肢体残疾人胡长军家中,护理员定期上门提供康复咨询、心理疏导、居家护理等相关服务,帮助他掌握自身病情和护理技术,增强了他对生活的信心。

(三)在锤炼残联组织服务能力上实现提升。居家托养服务,事关残疾人的切身利益,残疾人对成效的好坏感受更为直接,这就对残联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政策宣传、摸底调查,到筛查服务机构、制定服务规范,再到服务绩效评估、资金监督管理等,这一系列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执行严格标准,进一步增强了残联组织服务残疾人的能力,锤炼了队伍作风。特别是,当前我市正在打造“纵横交错、经纬交织”的残疾人工作信息网络。开展居家服务政策宣传,及时反馈残疾人需求,更是对发挥残疾人工作信息网络成效和残联桥梁纽带作用的重要检验和提升。

下一步,济宁市残联将继续巩固前期试点成效,逐步扩大试点范围,狠抓居家托养服务规范化提升,努力让更多残疾人享受居家托养服务,为实现全市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提供助力。

Baidu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