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du
map

胡辉淑:乘“蜂”破浪 酿出甜蜜幸福路

追赶花期、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她专注一份“甜蜜”事业,绘就乡村振兴好“蜂”景……胡辉淑,这位忠县女子,靠着勤劳与智慧走出甜蜜幸福路,用亲身经历奏响劳动者之歌。

养蜂初衷 只为给丈夫治病

说起自己的“养蜂史”,胡辉淑笑称是爱情的力量。

年幼时胡辉淑左腿落下残疾,因家庭贫困,不得不在辍学学艺谋生,17岁就当裁缝学徒。结婚后1年多,丈夫患上肺炎需要长期服用蜂蜜缓解病情,但对于当时的家庭来说,蜂蜜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胡辉淑心想,要是自己养蜂,丈夫喝的蜂蜜岂不是就不要钱了?说干就干。2002年,胡辉淑怀揣着借来的150元钱开启了养蜂之路。

初次和蜜蜂打交道,因不懂蜜蜂习性,胡辉淑被蛰得满脸红肿。1个月后,这箱蜜蜂因患痢疾全部死亡。胡辉淑不甘心,又买回4箱,结果仍然是全军覆没。

图为胡辉淑查看蜂群

图为胡辉淑查看蜂群

身边的朋友都劝胡辉淑别再折腾了,可她依然没有放弃。她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买养蜂书籍、订养蜂杂志、向养蜂师傅请教、听养蜂培训讲座和参加各类农业技能培训课程,甚至连吃饭睡觉也与蜂箱为伴。

终于在2004年迎来了第一次“丰收”。“当时养了5、6箱蜂,挣了5000多元哦。”胡辉淑乐呵呵地说道。

渐渐地,胡辉淑越来越有经验,2006年分出4群蜜蜂,产蜜12.5公斤,2008年蜜蜂分出30群,2009年,产蜜300公斤,收入3万元……

技术创新 “别墅式”养蜂成首创

养蜂事业渐渐有了起色之后,胡辉淑又把眼光投向了创新养蜂方法上。

“蜜蜂其实很娇气,温度、天气、疾病都会影响产量,所以养蜂也是个技术活,必须要创新才能高产,才能酿出好蜜。”胡辉淑说道。

而传统取蜜方式是杀蜂取蜜,损失较大。胡辉淑拜访养蜂大户和专家学者,再结合自己的经验,独创了活框养殖方法,取蜜时只需取成熟的封盖蜜,对蜜蜂基本没有影响。

图为现场指导养蜂技术

图为现场指导养蜂技术

她又针对蜜蜂“喜静恶闹”特点,经过多番摸索后,用砖、砂和水泥为蜂群修建长4米、宽2米、高1.8米的“别墅”,既抗干扰又冬暖夏凉,蜂群逃走率大幅降低。“别墅式”养蜂法由此成为全国首创。

通过20余年的学习、探索、实践,胡辉淑创新养蜂技术、养蜂用具及蜂产品开发共11项,获新型专利3项,注册了“胡幺妹”商标。自2015年起就实现了年养蜂收入36万元,在全村率先实现脱贫致富。

授人以渔 与乡邻共筑“甜蜜事业”

“一个人富不是真的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富。”胡辉淑说道。

如今,胡辉淑已成为乡里远近闻名的养蜂“专家”。很多人慕名来找她请教养蜂技术,她都没有丝毫推辞,免费传授经验,甚至主动前往村民家了养蜂情况。

“我以前都在外面打工,后来家里老人老了不得不回来,但没得手艺只能干点苦力,前几年开始跟着胡幺妹学养蜂,她不仅免费教,还给我蜂王,经常也来指导,现在不用外出打工还能有收入,真的感谢她。”村民黄登福说道。

现场教授养蜂技术

图为现场教授养蜂技术

为了带动乡邻一起养蜂致富,她主动当起扶贫大使,积极发动村民养蜂脱贫。她坚持“授人以渔”,无偿传授养蜂技术。开展无偿培训1000余人次,带动当地残疾人、脱贫户和低保户通过养蜂实现脱贫致富。

为进一步将“甜蜜”扶贫事业做大,她创新实施“合作社+养殖基地+蜂农”的产业扶贫模式,蜂农以蜜蜂箱数入股获取分红,合作社负责统一销售,有效解决了蜂蜜销售难问题,提高了蜂农的养蜂积极性,带动忠县及周边县的276户蜂农发展蜜蜂1275群,每年户均稳定增收4500元以上。

面对大家的肯定,胡辉淑总这样说:我只是分享自己积累的经验,大家既然都相信我,我也要不断改良养殖技术,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在家门口创业,走出‘甜蜜’养蜂路。 胡辉淑,一个拥有“甜蜜”的人,不仅在于她是一名养蜂人,更在于她顽强拼搏,勇于创新养蜂技术,锲而不舍,克服重重困难,在创造“甜蜜”的辛勤劳作中,奋力书写着幸福生活。

Baidu
map
Baidu
map
Baidu
map